多地蔬菜價格上漲發布時間:2021-03-05 10:36 瀏覽次數:
摘要: 據了解,今年農歷閏四月,導致本地蔬菜上市偏晚,因此,目前本地蔬菜的市場占有率只有35%。陳家灣菜市場的攤主張先生說,他賣的全是外地菜,“價格本來就要貴些。”“去年藤菜才賣2塊多錢一斤,今天的價格是6塊錢了,翻了兩倍還不止。”
5月7日,沙坪壩陳家灣菜市場,市民張蘭英對“小菜”漲價頗有抱怨。
價格上漲的不止是藤菜,張蘭英指著自己手提袋里的茄子、西紅柿說,幾乎每一種主流蔬菜,最近價格都漲了至少一倍。“今年洋芋都賣到兩塊多一斤,去年這個時候,上一塊錢一斤的都沒看到過。”她說。
在較場口石灰市菜市場,記者發現,大白菜價格是3.6元/公斤,去年同期約0.8元/公斤;西紅柿9元/公斤,去年同期約4元/公斤;花菜6.6元/公斤,去年同期約3元/公斤;四季豆9.6元/公斤,去年同期約4元/公斤。
南紀門花街子馬路菜市場,一名陳姓菜販說,按照往年規律,隨著天氣逐漸轉暖,蔬菜大量上市,價格往往會小幅下跌。但今年的行情很反常,蔬菜價格大多翻了一番以上。去年大白菜“爛市”,每公斤1元都賣不動,沒想到今年居然能賣到3元/公斤。
據了解,今年以來,我市蔬菜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。2月份,市物價局監測的10個鮮菜品種平均零售價格環比上漲16.34%;3月份價格雖然環比下跌6.41%,但同比則上漲了29.04%。
從全國來看,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,近日不少蔬菜品種也出現逆勢上漲。5月2日,大白菜、白蘿卜、西紅柿、胡蘿卜的價格同比漲幅分別為96.6%、75.7%、49.2%、26.7%,價格創近年來新高。
蔬菜價格為何大幅上漲?
據了解,今年農歷閏四月,導致本地蔬菜上市偏晚,因此,目前本地蔬菜的市場占有率只有35%。陳家灣菜市場的攤主張先生說,他賣的全是外地菜,“價格本來就要貴些。”
張先生介紹,他賣的西紅柿、青椒、茄子等蔬菜主要來自云南,但云南今年遭遇嚴重干旱。“批發價變貴了,數量也比去年少了一半。菜少,我們也只能漲價。
導致外地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還有油價上漲的因素。業內人士分析,近期成品油價的接連兩次上調推高了菜價,因為據估算,油價每上漲4%,蔬菜種植成本就要增加3%。另外,今年較重的蔬菜病蟲害造成蔬菜產量減少,從而抬高了價格。
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認為,本地蔬菜價格的上漲原因包括種植成本上升、種植面積減少、流通環節過多和消費需求增加等。
這位負責人表示,要讓市民吃上價廉的蔬菜,關鍵還在于保證供應。這就需要根據現有城市人口規模及以后城市人口增長速度進行規劃,在城市周邊地區及適宜種植地區建立長期成片蔬菜基地,同時確保基地數量和面積總量,推動蔬菜生產的特色化和規模化,增加本地蔬菜供應,減少對外地菜的依賴,確保本地蔬菜供應量不少于50